從去年年初開始成為韓國某T團的fan,結束於今年的七月。

遇到這樣的重大負面事件,有一部分的死忠粉絲選擇繼續挺她們,有些會失望得離開。我也曾猶豫要不要相信她們,因為我所認識的那個她不是這樣的人,但是其實所謂的「認識」,只是那個舞台上的她、綜藝節目上的她,活在大眾目光下的idol。起初在心裡暗下決定:如果站出來把真相說個清楚,我還是願意選擇相信。可是等了許久,什麼有力的澄清都沒有,居然就默默準備好了CB舞台。大概公司採取的是冷處理,以為讓風波漸漸散去就能得到一池被風吹皺的春水。興許是沒考慮到某部分像我這樣容易受到傷害的粉絲?現在看到她們的舞台,都沒有以往的熱情,平靜的像在看著陌生的新團,可能用陌生還不恰當,如果是陌生的團體還是會想認識一下,現在看著她們的感覺像是看著凝固的冰塊,什麼都看不清楚,只看到不知道被大冰塊包覆住的她們,冰塊裡有很多雜質,她們像被冰凍在裡面,如果冰塊不打破,她們就再也不能揮動手腳,要背著那些不好的傳聞繼續走下去,看到最後,是那些冰塊先融化,還是她們先被壓垮。

雖然還不知道真相是什麼,現在嘴巴說不相信她們了、不當粉絲了,說不定過一陣子忘卻後又重燃熱情也說不定,畢竟粉絲是很善變的。不過經過這次的負面事件,我也開始思考為什麼會喜歡她們。

反覆思考後整理出:我喜歡的是那個在舞台上閃閃發亮的她、喜歡自信跳著舞的她、喜歡的是在綜藝節目上個性率真的她、喜歡的是努力演戲的她、喜歡的是那個為了表演而努力的她。既然這麼多喜歡的理由,那為什麼排擠的消息一出來,心裡竟然會如此排斥,實際來講,上述的理由並沒有跟著排擠傳聞一起消失,兩者之間並沒有牴觸,那麼問題出在哪?再仔細看一下,其實盛裝上面的那些理由的盒子是個很漂亮的珠寶盒。偶像為什麼和演員和歌手不一樣,因為他們穿著一件站在大眾目光下會閃閃發光的外衣,如果我只是喜歡她會唱歌跳舞,那麼應該要喜歡那些實力派歌手或是Dancer,如果喜歡的僅是演戲的她,其實還有一大把專業的演員,為什麼會喜歡還在磨練演技的偶像呢?

原來,對偶像的喜愛是沒辦法用「戲演得好」、「歌唱得好」這樣簡單的評語說清楚。偶像們和演員不一樣,我們並不是透過電視劇的角色認識他們,偶像們上綜藝節目展現自己,讓觀眾看到她們私底下的樣貌,時而可愛、時而俏皮,偶爾也像正常人一樣耍賴,也使用推特,偶爾分享一些生活照和心情,透過這些看似很親近的管道,會讓我們產生錯覺,以為認識了那個偶像本人,進而喜歡上有著這樣性格的他們。有時候會說崇敬某個演員,卻很少崇敬偶像,因為偶像是用來喜愛,喜歡才藝之外,更多的是人格魅力,但是人格魅力聽起來有點不靠譜,因為人格魅力不能像演技、歌藝、舞技等等,可以用某些標準去審查。人格魅力是可以被塑造的,他們都被公司包裝成漂亮美麗的人,他們的形象總是大方率真活潑可愛,有著讓人不得不喜歡的個性,就算有些故意走搞怪、黑臉路線,卻也是怪得很可愛、黑臉得很有特色那樣,但反觀我們身邊的那些朋友,真的有這麼多星星般的人物嗎?偶像也喝著水、吃著食物、走在土地上的普通人,總會有缺點,只是公司會幫他們粉飾起來,放朵花在爪子上,至少不要太顯眼。

不過,粉絲也不會真的把他們想成天使般的人物,喜歡的會是有些小缺點才顯得可愛的他們,底線是不能到讓人無法原諒的程度;其實就算有,只要公司擺更大朵花把它遮蓋好也就無所謂了,畢竟沒被戳破的謊言就會被當成真實被人們相信著。所以這次其實我也很埋怨T團的社長,就算是要對自己潑上一堆爛泥,也應該要把自己捧出來的偶像洗的白白淨淨的吧?如果真的有排擠或不合之類的事情,應該早就有端倪了,為什麼不私下解決,要擺在檯面上弄得這麼難看呢?

說了這麼多,看似結論是「喜歡偶像等於喜歡上被包裝出來的東西」,然後……以後不喜歡了?其實也沒有。只有剛開始那陣子,覺得「被欺騙」、「有種受傷的感覺」、「決定以後不要再喜歡什麼偶像了」、「都是騙人的!!」之類等等,不過,等到想了一遍上述那些拉里拉雜的分析後,又覺得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,就算喜歡的是他們穿的那件閃亮亮外衣也無所謂了,反正喜歡偶像的時候,也沒期待他們能做些什麼事情,只是想要很開心地看著他們做一些讓人感到輕鬆愉快的事情而已,既然那件衣服讓人愉快,那也沒必要讓他們脫掉,只是更清楚明瞭:「啊!原來我喜歡的是穿著那樣外衣的他們呀!」

 

 

 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g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